2017年7月28日 星期五

食農教育~文選1061輯

桃園市虎頭山
這一堂課,由阿公、阿媽當老師!
◎ 黃筱珮
「希望學生透過農活體驗,愛土地、尊重大自然,更珍惜粒粒盤中飧!」「學校就是我的大農田!」新竹市青草湖國小2015年開始推動食農教育,在校園內打造「希望農場」,讓學生體驗插秧、播種、種菜,學生們開心當小小農夫,赤腳踩在泥水裡,露出天真的笑顏。下課時,學生會抽空到農場看看自己種的作物,「變大了」、「結果了!」驚喜聲此起彼落。
今年,希望農場繼續發芽!青草湖國小校長許慶恭表示,春天到了,學生開始整地、插秧,透過種稻的體驗課程,讓學生體會農夫的辛苦,並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重新認識這塊土地,食農教學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角,學習由「被動」轉變成為「主動」,從作中學。
許慶恭表示,去年稻子收成,學生還體驗收割稻子及打穀,擇日曬稻穀並拿去碾米,然後自己製作米食與全校師生共享,課程以領域學習與環境教育為主題,透過孩子的「眼」、「耳」、「手」、「口」四感,親身體驗,合作學習,並且運用行動載具 iPad 紀錄學習歷程,科技與傳統並進。青草湖國小旁的鄰居阿公、阿媽並且在整個農耕的過程親臨指導,結合社區資源,也有傳承的意味。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表示,食農教育是促進兒童健康與保護環境的主軸。市府鼓勵各國中小學積極推動食農教育,提倡亮點學校將食農教育納入校本特色課程、發展主題式營隊或社團。青草湖國小的希望農場,把農耕體驗活動納入課程,並結合資訊教育將整個課程完整記錄與發表,建立竹市食農教育課程發展的新模式。
教育處表示,在過去,食農教育只是環境教育中的一環,而且是學校獨力辦理,發展的規模較小。去年開始,市府大力宣傳及做為媒合平台,現在有大專院校、社區鄰里、家長組織和民間社團加入食農教育的行列,規模變大,有了更多的合作夥伴,更能結合在地資源發展。例如千甲 CSA 農場、里巴哈克協會、沺源青工作室、清大、交大、新竹教育大學等,多所學校陸續推出相關活動,例如辦理食農創客營、食農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營、食米繪本的藝術課程、農耕體驗課程等。親近土地,愛護土地,深耕食農教育的精神。
民報 新聞 ~ 2016年03月17日
浩然敬老院農家樂,種菜自炊歡樂多
田園城市網路平台 ~ 2017年10月27日


農田即教室,花改場帶學校一起推動食農教育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要推動食農教育,就要從土地開始認識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改良場於7月4日在豐濱鄉新社村辦理推動在地青農與校園實踐食農教育系列講座,本次活動共計27所學校35位校長及老師參與,參與的每位老師對於此活動均給予正面鼓勵,並表示未來也將規劃此類食農教案,讓學童能更了解土地、環境與食物之間的關聯。
花蓮農改場副場長蔡宜峯表示,除了有機和友善環境耕作不遺餘力,也藉由生態農遊的社區持續輔導來讓農村產業復興並維護生態環境。在努力之下,花蓮農改場不僅是為第一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會員的政府機關,新社村之生態農業案例獲編進入聯合國大學永續性高等研究所《里山倡議主題案例彙編》當中。
這次食農體驗活動,是由在地噶瑪蘭族青農潘國祥帶領,介紹新社的森川里海地景,從海岸山脈水源透過溪流,灌溉靠山的Dipit水梯田再順流而下到靠海噶瑪蘭新社部落,滋潤農田後,最後到了海洋。新社國小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環境,讓學生們除了正規課程外,每週五會進行農事體驗、認識社區文化及生態解說等多樣課程。
因此,花蓮農改場的第一場食農教育講座便由新社開跑,並邀請到食農教育專家台東大學陳美芬教授,與花蓮五所國小校長與27所學校代表,分享推動食農教育的實務經驗。希望藉由這實地講座傳達食農教育理念及社區資源的運用,並透過各校間的經驗交流與討論,不只提供學校教師課程融入食農教育的作法,並激發老師們對食農教育更多的創意與想像。

農田即教室,花改場帶學校一起推動食農教育
農傳媒 農業萬象 ~ 2017年07月05日
從里山到羅山,全台第一座有機村啟動二次生態復興
農傳媒 農業萬象 林慧貞~2017年10月13日


食與育食農教育推廣PK,每案最高補助15萬
◎ 趙敏

農委會鼓勵民間團體及學校單位投入食農教育推廣,15日辦理「106年度食農教育推廣計畫說明及分享會」,今年將徵選100個教案,獲選者最高可補助15萬元。申請組別分成學童組(國小三到六年級)和一般組,每單位可擇一申請,必須以國產農產品為主軸,連結社區產業和食農體驗二必修概念,再選修二概念,讓食農教育面向更多元。其中,申請學童組的國小還能參加「食農教育融入小學優良課程方案」徵選活動,總獎金達27萬元。
■ 以在地國產農產品為主軸,串聯其他食農教育面向
食農教育是近年興起的議題,領域橫跨農業、食物及環境等,然而,目前沒有明確的教材、課綱及系統性的教學,教育消費者時可能流於片段。長期推廣食農教育的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陳建志就發現,過去幼稚園和國小三年級學生食農教育都一樣在種小白菜,食農體驗應有一個模組,並依物種困難度和不同農村技術等區隔。
陳建志整合教育部氣候變遷調適平台及目前各單位機構牽涉食農教育的概念,加以分類規劃,發展出食農教育多面向九宮格。這次申請計畫也改編自這個九宮格,做為教案設計時引導和省思的工具,展現食農教育多元樣貌,實際操作時也能減輕負擔。執行單位中國生產力中心提到,九宮格須以在地國產農產品為主軸,社區產業和食農體驗為2必修項目,並至少選修2概念,如友善環境或食品安全,期待申請者能串聯多面向,經農委會審查後,獲選者最高可補助15萬元,並提供後續輔導措施。
■ 去年啟動試辦計畫,現場二單位分享年初執行經驗
農委會在辦理徵選100案之前,去年也啟動6場試辦計畫,說明會中特別邀請2個單位分享今年初到4月底的執行經驗。南投縣埔里鎮一新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尤淑真說,埔里鎮茭白筍產量占全國90%,社區還有百香果、絲瓜、山苦瓜和橄欖等作物,但面臨人口老化,許多農地賣掉改建別墅。為了帶動老農轉型,維持產業永續,社居推動當地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白魚復育,並鼓勵農民朝有機和符合綠色保育標章的方向耕作、舉辦工作假期等。
去年一新社區發展協會受農委會邀請參與試辦計畫,安排一系列食農教育活動,包括讓學童穿青蛙裝下田,動手做茭白筍泡菜水餃和筊白筍冰淇淋,還教親子利用茭白筍殼製成環保涼扇。尤淑真說,因為有農民學院網站行銷及公文發函,報名秒殺,活動也充分結合埔里基督教醫院和臺中農改場等在地資源,由社區媽媽帶學童操作,教學童珍惜食物,例如削茭白筍皮時不要削太厚,也認識社區其他農產品。活動不僅提升社區凝聚力,也增加當地農產品收入約25,000元。
另一案例是由舉辦許多戶外教學經驗的台灣生態教育農園協會執行。秘書長劉華蓉說,近年赴日觀摩,發現食農教育對農村再生與振興起了很多作用,去年啟動6場試辦計畫,在北中南各選一個農場,包括藉由桃園大溪傳統米食「車輪粿」,讓參與親子認識有機農業與米製品製程;在台南官田體驗傳統游牧趕鴨和製作鹹鴨蛋;宜蘭冬山則帶親子認識當地金棗,自己動手做果醬。劉華蓉分享,培養食農教育的第一線解說員非常重要,規劃活動架構也必須因地制宜,例如結合「飲食、在地文化與生態環境」、「農事體驗」、「加工體驗」和「銷售導覽」,最終參與者不只可以帶食農產品回家、了解地方農產品特色與文化,也延伸農場收入。
■ 推廣食農教育應適地適用,避免同一教案限制多元發展
陳建志提醒,有些老師希望帶食農教育時能有現成的教案,但其實老師應該都有自行編教案的能力,每個社區和空間都有不同發展特色,可加以參考修正,而不是直接複製原本的教案,才能展現食農教育的多面向與創意。舞春食農工作室成員陳其農也提到學校與社區合作的重要性,執行過程中,學校可能受限於空間或器材,但舉辦食農體驗時,學校不一定要有田園。
例如台博館南門園區就與都會型的市北附小合作,除了自然課安排食農課程,也帶學童到台博館南門園區體驗種菜,假日親子還可一同參加當地的農夫市集,其他地區也可以和當地資源連結。農委會輔導處農業推廣科科長陳玲岑說,除了舉辦教案徵選,農委會也正在推動《食農教育法》草案,並對農業試驗改良場所的種子師資培訓,日後將深入校園宣導,讓大眾吃得安全又安心。
徵選活動網頁
■ 申請對象:
第一類:農民團體(農漁會、合作社、水利會、產銷班)。
第二類:公司行號。
第三類:民間團體、社區發展協會。
第四類:各級學校。
■ 報名期間:本計畫公告日起至106年5月31日止,以郵戳為憑。
■ 計畫時程:106年8月1日至12月31日。

食與育食農教育推廣PK,每案最高補助15萬
農傳媒 食與育 ~ 2017年05月16日
培育青農新亮點,高端農業技術中心領先全球
民報 新聞 ~ 2017年09月20日
新竹市青草湖國小
大學生創社企,協助偏鄉學校永續發展
◎ 劉嘉韻/台北報導
苗栗卓蘭鄉青年外移嚴重,該地的雙連國小全校只有30名學生,面臨存廢危機。為幫助學校存活,中原大學和台南大學師生,為當地農民創立社會企業,引進創投公司入股,並計畫線上募資,未來獲利3成給農民、3成給學校,4成給股東,把農民留住家鄉打拼,目標只要每年學校能分得500萬,就能讓學校永續經營。
教育部去年四月開始推動「發展以學校為核心之社區創新創業計畫」,由大學將能量引進偏鄉中小學,協助社區發展微型或在地企業。一年下來,共有12所偏鄉中小學、12所大專、21名教師及130名大學生參與偏鄉駐點。台南大學管理系和中原企管系師生,去年四月起帶領學生團隊進入卓蘭的雙連國小,並成立社會企業「雙連公司」,發展「『梨』想家園」行銷方案,以當地農產高接梨為核心,設立粉絲專頁,將學校打造為銷售基地。
台南大學行政管理系學生李宥霖說,團隊初次造訪社區時,就被居民以懷疑的口氣問:「你們下次還會再來嗎?」認為師生只是來玩玩看看,讓大家大受衝擊,決心真正為社區做事,而非講一講就不見人影。雙連國小校長周昌柏指出,透過相關計畫,將學校與社區緊密結合,帶領學生了解家鄉產業,並與結合大學生創意及在地文化資源,希望能進一步發展在地特色,並吸引青年回流,共創學校與社區雙贏。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6年03月16日
「讓年輕人打工度假」,他盼改善農業缺工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0月17日
象農夫~食農教育計畫
「象農夫」前進雙北,陪都市孩子下廚種菜
◎ 李孟發
台北市、新北市去年2月開始推動「象農夫」食農教育計畫,6月28日在台北市金華國小舉辦成果發表會,許多校長都表示,學生親自翻土、種植、灌溉後,更了解農夫的辛勞,社區和家長也因此對學校產生更多的認同感。參與其中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所長說,投資小學生的報酬率高,過去我們多認為應由大學輔導小學食農教育,「將來有可能是小學來指導大學認識農作。」
「象農夫」取「像農夫」的諧音,希望學習農夫刻苦耐勞的工作態度,也延續「綠島大象」追求環境永續精神,起源是大象爸爸李孟發前幾年在台東陪伴媽媽,下田務農時發想出一系列「象農夫」食農教育計畫。自前年開始,大象爸爸即前往台北市、新北市、台東的校園、企業、社區推動以食農教育為主題的教學課程。今年2月開始在台北市四所學校(台北市公館國小、台北市吳興國小、台北市金華國小、台北市志清國小),成立4個象農夫校園社團,並親自擔任學校的社團老師,積極推動都市的食農教育。
成果發表會當天除了邀請這四個「象農夫」社團同學與師長,也邀請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台北市政府公園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等單位的科室主管,共同為4所「象農夫」社團的同學們,親自穿上「象農夫」工作圍裙,以加勉同學們克苦耐勞,勇於承擔責任。而4所「象農夫」社團的同學們,也回贈在校園裡所種植的無毒蔬菜給師長們。
師大環教所所長葉欣誠表示,「象農夫」食農教育是一種人和土地最直接認識的教育方式,過去我們多認為應該是由大學來輔導小學的食農教育,但將來也有可能會是小學來指導大學認識農作這件事。而依據過外的研究,現在投資小學時候的教育,未來有機會可以得到5倍以上的投資報酬率。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許裕陞督學表示,柯文哲市長上任後在台北市的校園裏推動小田園教育,透過了參與「象農夫」社團課程,小朋友實際拿鋤頭去整地、翻土、種植、灌溉、施肥、收成、分食、烹飪,到課程的規劃、觀察、體驗、等待、分享、紀錄、報告等,教導學童堅持的態度、感恩惜福的待人處事態度與方法。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國小的曾振富校長表示,學校當然非常歡迎與支持「象農夫」社團,提供孩子各種發揮潛能的機會,符合教育理念,孩子認真鬆土、播種、澆水、收成,以及煮食,養成勤勞努力、親近自然與愛護環境的情操,「金華小田園不但擁有高價值的菜圃,更擁有最美麗的學生農夫。」
台北市大安區公館國小的李鍾慧校長認為,認為,「象農夫」以學校做為一個大教具,學生們在參加了象農夫社團後,認識了可食植物、能烹煮蔬食、能認識有機肥料,能愛護校園植物、不偏食、能動手做、生活教育更佳。參與的學生也直說收穫很多,金華國小五年級的林祐增同學說,從整地、鬆土、播種、澆水、施肥、觀察等流程的每一道程序,對農作物都非常重要,「當農夫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林祐增同學因為「象農夫」課程學會了基本的烹煮食物方法,打算回到家中幫媽媽一起下廚。
金華國小前校長瞿德淵表示,社區及家長也會對學校產生更多認同感,未來「象農夫」社團可以朝經驗複製化、內容精緻化二大方向精進,引入更多教師、社會人士與家長投入,同時結合台北市推動的小田園課綱。金華國小的「金華鴨舍」未來也將融入「象農夫」課程,並透過觀賞小鴨出生的影片,讓學童體會生命的可貴,建立愛護動物觀念。下半年,大象爸爸也將前往台北市的校園,繼續努力推動「象農夫入班」食農教育,大象爸爸李孟發直說,非常感謝這4所學校和主管機關的支持,未來將持續精進課程內容,讓都會區孩子學到更豐富紮實的食農教育,增加孩子們獨立生活能力。
農傳媒 食與育 ~ 2017年07月02日
「愛在中秋食在優糧」,桃園市安家實物銀行送愛心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9月27日

新社的日曬黑豆
三星攜手家扶基金會,成立雲林希望教室
◎ 陳俐妏/台北報導
台灣三星電子為協助改善台灣城鄉數位教育資源落差的情況,繼去年在花蓮興建「希望教室 @達基力」後,在雲林縣台西鄉成立全台第二所社區型學習中心,『雲林希望教室』於16日啟用,為台西鄉需要幫助的學童與家庭提供課後的照顧與學習機會,落實企業對社會責任與回饋。雲林縣縣長李進勇表示,台西鄉相對於其他地區,是資源較為不足的區域,非常感謝台灣三星電子的善心投入,盼望透過台灣三星電子的拋磚引玉,能帶領各界的資源注入本縣社會福利。 台灣三星深耕台灣22年,致力弭平數位教育資源落差,落實企業對社會的承諾。
2016年延續花蓮達基力希望教室的成功模式,持續與家扶合作,在發現雲林縣台西鄉的數位學習資源需求後,台灣三星結合家扶以及鄰近的學校教師,輔導社區學童發展數位學習,使更多雲林縣的學童受惠數位化學習資源及課輔方案等服務。根據雲林縣鄉鎮市區數位發展分類研究指出,不僅台西鄉e化程度有很大提升空間的需求,且台西鄉人口老化、青壯年人口外移嚴重,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雲林縣及全國比例約2%,都顯示人口老化、新住民家庭逐漸增加,台灣三星在希望教室數位資源可提升數位學習充實學童教育多元。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6年04月18日
☆ ☆ ☆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光電板下種植山藥
揪團做志工,資誠扶持百家公益組織
◎ 陳瑩欣/台北報導
資誠 PwC 及台灣志願服務國際交流協會(IAVE Taiwan)今日舉辦座談會,會中正式公布《全球企業志工的創能實踐》一書,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周筱姿表示,從2009年以來,資誠已經扶持大約100個公益組織,其中約有30 家組織,於扶植後自願加入台灣公益自律聯盟成為會員,部分組織在自己的網站,定期公布組織的財務報表、工作報告書等。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朱竹元致詞時表示,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於當今已廣為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企業及社會大眾所接受,企業為股東追求利益的同時,應著重更長遠的目標,兼顧利害關係人之利益,其中,企業志工組成的參與,便是企業回饋社會最佳實踐方式之一。
台灣志願服務國際交流協會理事長陳建松指出,該協會2011年開始著手進行企業志工研究計畫(Global Corporate Volunteering Research),檢視全球48家跨國企業推動的志工方案的成效,並將「企業志工」定義為:企業主為鼓勵並支持員工在企業所屬社區從事志願服務所做的各項努力,打破傳統企業志工的框架,同時指出企業志工是瞬息萬變的全球力量,由企業推動,目的是在全球和地方的重要議題上帶來改變。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5年10月05日


看見台灣農業新希望
◎ 焦鈞

翻轉台灣農業結構,這是一個很沉重的使命;除了上位政策方向的戰略高度與縱深,更多的成敗關鍵會落在底層第一線的工作者:有別於上一代的專業化生產、具備完善加工體系與物流管理的知識,以及有產品行銷能力。當然,要成功串起這整個產業鏈,仍不得不去正視國際競爭與氣候變遷壓力下的外部因素,要以更精準的數據、更先進的管理技術與科技的導入,反饋回到政策形成的修正。熱血青年對農業的參與,因為綜合了以上的圖像,看見了台灣農業的新希望!
鄰近台北都會的桃園市大園區,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溫室蔬菜供應基地;長期以來大園蔬菜產銷班透過契作方式,穩定供應大台北地區的大賣場通路。而當「熱血青年」回鄉承接父業,頂著青農的招牌,他們並沒有走父執輩的老路,而是善用網路科技為載體,直接面對市場高端消費者,讓都市中產階級直接與農村土地連結,甚至成功打進台北五星級酒店的食材供應鏈;品牌化、產品差異化,加上專業的田間管理模式,穩定的農產品的品質,也就穩定了獲利來源。
但即使已經建構了自己的營運模式,但整個產業鏈的架構,並不一定能跟上他們的腳步;譬如說,專業的冷藏倉儲設備,就不是個體小農可以負擔得起;氣候變遷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需要更適應環境變化的品種研發與更替,更需要政府農業科研單位的關注。最重要的是,當台灣社會已經形成對食品安全的「零容忍值」的高標準要求下,農產品的安全源頭管理與認證體系,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這些都是成功背後所隱藏的危機。
又一如學童營養午餐開始重視強調「食材在地採購」之後,台中地區的一群農業科系畢業的年輕人,憑著一股對「農業革命」的熱血,一頭栽進許久沒有人重視的雜糧作物復耕與推廣。這群年輕人專業分工、各司其職,下田、加工、品牌、通路、行銷,整合成「成熟商品」直接挑戰市場接受度:國產麵粉、國產豆漿就在這群年輕人的膽識中誕生。
他們剛起步,或許經驗值、專業度,仍在累積當中;但他們和傳統農業定義下的生產、運銷模式不同的是,他們善用知識與展現專業,他們很清楚市場的競爭是殘酷的,農產品更需要的是附加價值的創造。他們用說故事的方式走入消費群體,讓農業重新穿上新衣,用有別於傳統生產與運銷斷鏈的思維,「市場導向」的生產模式,是不同生產領域年輕從農者的共同成功模式。
靠著募資平台自創品牌、並透過網路銷售竄紅的獸醫酪農,同樣具備了對食物品質的「理念堅持」,並從生產端的源頭落實開始;他們依尋著社會企業的經營模式,也清楚面對資本市場與企業壯大之後會造成理念堅持的對撞,仍很務實地、清楚地知道「找到一個可運作的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絕不只是單純用感性訴求可以達到。理念是無形的回饋,也是一種動力支撐與來源,但絕對不能和市場脫節,更不能違背農業的各項專業。
這時候,我們可以回頭看看,佔據主流體系的農業結構,是否感受到「它們身旁有一位剛起步的小朋友」,正以三倍的速度加緊追趕?看起來是沒有的!主流體系的農業結構,特別是「農產品運銷體系」這個主系統,其實正在被一個個的次系統、微系統的分割。由其是當整個社會的人口結構、城鄉發展模式與消費習性,早已和四十年前大不相同的時候,依附在傳統主系統下的農產品銷售-整個從生產者田間到消費者餐桌上的流程,早已興起革命。
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其實是一種翻轉的過程;既有的主流體系中就要讓出它的主角角色,勢必得讓出一定的空間給這群熱血青年去揮灑。當熱血青年的量體達到一定程度擴充,或能就有機會發生「量變變質變」的翻轉。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此政府有限資源的挹注,就更需著重在結構面的匡列而非救急式的補助。從產業架構的每個環節當中,發現產業轉型會遭遇的困境,早一步佈局打樁,提供新農業滋潤的土壤,讓其自然茁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法則,農業、農產品並無例外。呵護這群農業新的生力軍的法則,不是保護,而是給他們一個可以自由揮灑的空間,如此而已。

農業二三事》看見台灣農業新希望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2017年05月13日
☆ ☆ ☆
有機作物~社區農場10606輯
社區營造游民 ▶ 部落格文章輯

2015年桃園冠倫大國社區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